6月12日,乐山29750人参加中考 激活深层理解 完善个性表达 五通桥区:首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举行 夹江县:幼小协同 共话数学经验准备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乐艺分园:多彩活动迎端午 乐山一中 第二届校园戏剧节圆满落幕 乐山五中 举办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范式”培训活动
  第03版:教育·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激活深层理解 完善个性表达
——简析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
记者:张力

本期嘉宾 

乐山外国语学校高2024届语文备课组长钟玲丽

激活深层理解 完善个性表达(图1)

钟玲丽 受访者 供图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这是今年全国甲卷语文科目写作试题,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乐山外国语学校高2024届语文备课组组长钟玲丽表示,该作文题目对大多数考生很友好。材料简单明确,直接点题“坦诚交流”,这意味着大家基本不会发生理解偏差,写作不容易跑题。但是能写不一定能写好,大道至简,对思维和文采的要求更高。

聚焦“交流”主题 贴近学生生活

“从题目设定的角度来看,本次试题聚焦在‘交流’这一主题上,贴近学生生活。”钟玲丽分析说,从浅层来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和共鸣。有效交流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缓解孤独感和压力,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时,交流也是解决社会问题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式。通过开放、平等、包容的交流,人们能够增进相互理解,化解分歧和冲突,共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交流并非总是顺畅和有效的。在现实中,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心理隔阂等原因,交流往往会出现误解、冲突和困难。”对此,她指出,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 从深层来看,如何去交流?是坚守自我还是迎合对方?是部分保留还是完全坦诚?如何从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再到国家与国家?如果大家有了这样深入思考,大概就能做到慎思自省、明辨是非、坚定笃行。”钟玲丽说。

在钟玲丽看来,试题是开放的,考生可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做到“有话可说”,不说一些空话、套话,彰显直面成长、勇立潮头的青春担当。“本试题也充分展现了高考语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激发个性化认知 鼓励多元化见解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交流’这一主题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探讨交流的重要性、分析不同交流方式的特点、反思交流中的误解与冲突等。”钟玲丽说,这样的题目设置,既能够考查考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又能够检验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钟玲丽解释道,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大家在成长过程中被一些特定因素影响,情绪起伏大。材料中的“学习与他人相处”“坦诚交流”“真正的相遇”等关键词,就是在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为了避免冲突而放弃交流的机会,反而应该坦诚交流来消除自己的困惑,更好地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与他人达成共识。坦诚明自我,交流遇知己,从而实现人与人真正的相遇。

在她看来,“避免冲突与不愿表达”“坦诚交流与真正相遇”,考生既可以从反面指出不愿意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同学、师生、亲子之间矛盾的根源;也可以从正面列举主动沟通、真诚交流解决的众多问题。除了可以讨论个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也可以思考更高层面国与国之间坦诚沟通、协商带来的双赢。保持真诚沟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该试题是理论性和具体生活实践性之间达成的一个平衡,既不走高度抽象、过分哲学化甚至脱离生活的‘纯理论路线’,也不走一味堆砌实例素材、社会热点的‘假大空路线’,而是试图聚焦学生个体本身,这也是高考主动走近、倾听青年的表现。”钟玲丽说。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应用性”要求,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对于未来参加高考的学生,钟玲丽建议同学们除了常规作文备考要注意的阅读积累,序列化主题训练,把握材料要求、领会写作要求的精准审题训练,培养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逻辑训练以及写作技巧训练外,还要时刻关注当下、关注身边的细节,充分激发个性化认知,鼓励多元化见解,这才是真正尊重成长规律。鼓励个性发展,是对“让学生成为每一个独特的自己”的最好诠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