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西坝镇 “姜”来致富路更宽 井研 500亩李子丰收 与“李”有约 市中区苏坪村:“葱”向海外 香葱年出口量2000余吨 粮油作物高温抗旱技术措施 第八届郭沫若文学艺术奖参评作品征集公告
  第03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五通桥区西坝镇 “姜”来致富路更宽

■ 实习生 万燕西 记者 赵径 文/图

五通桥区西坝镇 “姜”来致富路更宽(图1)

村民正在挖姜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6月13日,记者来到五通桥区西坝镇建新村生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大棚里,生姜绿油油的枝干一簇一簇地排列着,村民们忙着挖出生姜,再经过精心挑选和修理后,整齐装箱,发往成都、重庆、自贡、宜宾等地。

最近,生姜进入平稳量产期,五通桥区西坝生姜合作社负责人万志强忙碌了起来,他手拿铁锹将油枯、砂糖、水和发酵剂搅拌混合,制作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肥,再存放发酵,为施肥待用。自2000年开始种植生姜,万志强摸索出自己独有的种植模式,并且大胆创新,一年种两季生姜,实现夏收白姜,冬收锅炉姜,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收益。

“今年种植生姜 200 余亩,预计亩产2000 公斤左右,全年两季生姜收入约400万元。”万志强告诉记者,除了直接售卖鲜姜,合作社还对生姜进行二次加工,制作生产泡姜、糖醋姜等品类,进一步提高生姜的附加值。

在生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工人们正手拿锄头,弯腰刨土,蓬松的土壤掉落后,显露出鲜嫩的生姜,放入框中,再集中运输堆放到一处,进行修剪、分拣、装箱一系列流程,现场十分热闹。建新村村民赵志琼正忙着给生姜装箱,她说:“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种植生姜后,我就来基地工作了,每天收入上百元,年收入2万元左右,而且离家近,很方便。”

“目前,全镇的生姜种植面积约5000亩,年产约 1.2 万吨,今年总产值 6000 万元左右。”西坝镇乡村振兴办主任李莎介绍道,“接下来,我们将对接更多企业,对西坝生姜加工进行创新,并与电商平台合作,进一步畅通生姜销量,提高农户收益。”

据悉,西坝生姜已成为五通桥区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常年种植早春反季节、错季节、秋延后仔姜及调料姜、种姜面积 2.5 万亩左右,产量 5 万余吨,年产值 6 亿元以上。2004 年“西坝生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4年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2022 年依托“生姜+”建成省三星级五通桥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了西坝生姜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五通桥区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西坝生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出台了《五通桥区支持生姜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为更好地做大做强西坝生姜产业,延伸产业链和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将“西坝生姜”建设为该区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和特色品牌,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