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 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城乡融合 幸福峨边 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与乐山脉搏一起跳动 在推进乐山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城乡融合 幸福峨边

记者 赵径

白天,彩绘景观整洁靓丽;夜晚,流光溢彩岁月静好。

过去,峨边彝族自治县的背街小巷既脏又乱,作为县城的“ 里子”,不仅影响环境秩序,更降低了县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今,通过改造提升,背街小巷焕然一新,成为“ 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幸福小巷。每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市民和游客三五成群,结伴而游,呈现出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

近年来,峨边聚力城区、园区、景区“三区联动”,打造“一核两园三片”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引领区域联动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基础设施“1+6+1”一张网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趟出一条具有峨边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共兴 产业经济加速发展

6 月12 日,由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站、沙湾区农业农村局、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先后到峨边新林镇茗新村和宜坪乡宜坪村开展马铃薯产量实地测产工作。

新林镇茗新村现代农业园区马铃薯基地的“沃土五号”品种,测产结果为:3763.1 公斤/亩。宜坪乡宜坪村1 组的“峨边一号”马铃薯,为4180.9 公斤/亩,创该县马铃薯单产新高。

据悉,峨边土壤以沙壤微酸性土为主,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近年来,峨边坚持以“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套种马铃薯,发展全县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每年种植面积在4.5 万亩左右。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是首要任务。去年,峨边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1 万亩,粮食产量达5.1 万吨。建成特色高山果蔬产业基地8 万亩,示范推广新品种36 个、新技术23 项,新林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发展林药、林蔬、林菌等复合经营,完成道地中药材种植7 万亩;发展笋用竹38.7 万亩。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工业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去年,峨边实施工业项目15 个,完成投资4.53 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 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77.33 亿元。完成茶园坪石灰岩出让前置程序,建成西南产量最大的稀土金属制备基地、高纯氧和医用气产地,荣成气体、科百瑞、有研稀土成功申报工信部“白名单”企业,金岩电站、两河口电站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获评全市工业工作表现突出县。

共进 城乡能级同步提升

“一直在这里生活,但社区里的电力设施老化比较严重,很担心用电安全。现在改造和换新了,看着舒心,住着放心。”沙坪镇景阳社区居民陈利高兴地说,电网升级改造给大家带来了大实惠,以后用电不操心、不发愁。

峨边城区农村电网巩固提升项目,涉及沙坪镇景阳社区、大坪社区和顺河社区3 个社区,4 个子项目,新建和改造10 千伏线路10.041 千米,配电变压器2 台、容量2.0 兆伏安,低压线路1.173 千米。项目的改造,在美化城市的同时,确保居民安全用电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抓好城乡融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基石。去年,峨边城区基础风貌成片提升,完成52个老旧小区改造,新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00 套,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0 台。持续开展“七大秩序”整治,拆除城区违建12 处,拆除违法临时建筑18000 平方米;完成原水果街临时市场搬迁,彻底解决长达20余年以街代市的顽瘴痼疾。统筹推进城区“六化”行动,推进垃圾日产日清,城市面貌更为整洁。

城市能级提升,乡镇同样也要优化提质。如何改善提升城乡基础设施? 峨边推进构建交通物流、城乡供水、城乡防汛排水、城乡供电、城乡供气、城乡垃圾、城乡排污、城乡新型基础设施“一张网”,“多网合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乡面貌,奠定乡村振兴多元融合的坚实基础。

共享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近年来,峨边坚持为民利民惠民,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转第2 版)(上接第1 版)

巩固脱贫成果。认真落实小凉山彝区振兴23 条措施和“1+37”帮扶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和省直定点帮扶,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安排项目资金,持续鼓励发展“五小到户”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大型种养基地吸纳就业,做大“峨边绣娘”劳务品牌,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力度,促进转移就业、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提升教育服务。加快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启动县街小学、毛坪中学扩建工程,增加教育集团学位供给1300 个,完成金岩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积极发展“特色普高”和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强与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实施“3+2”五年贯通培养,壮大职业教育,全面施行集团化办学,新组建5 个教育集团,试点开展“县管校聘”,改进激励机制推行教师“标准工作量”制度。

建设健康峨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医疗+医防+医养”三大卫生健康体系。启动黑竹沟、五渡两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完成县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全面消除“三病”母婴传播。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中医强基础“百千万”行动,挖掘、保护、传承彝医彝药,打造医养结合康复养老中心。

……

如今的峨边,城乡风貌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基本相当的城乡融合发展“峨边路径”正在形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