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 金口河:家门口的“坝坝会”摆好文明“龙门阵”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乐山高新区——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

6 月21 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乐山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高新区专场。乐山高新区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为题作相关情况介绍。

作为全省8 个国家高新区之一,乐山高新区担负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龙头使命,锚定千亿产业园区建设目标,全力以赴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2023 年,该区“一区五园”(直管区,五通桥、夹江、犍为、峨眉、沙湾五基地)营业收入1780 亿元,增长7.9%。

当前,乐山高新区正紧扣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扛牢国家级高新区使命职责,以新质生产力园区为发展方向,当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策源地和孵化器,努力向着千亿创新型产业园区迈进,积极为全省培育万亿级产业贡献力量。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图1)

俯瞰乐山高新区

记者 甘国江 文/图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先进制造业既彰显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乐山高新区积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变“乐山制造”为“乐山智造”,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进乐山高新区,一个以光伏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大数据、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新型储能、新能源智能制造构建起的产业生态全景图正逐步呈现。

随着“量”与“质”的齐头并进,乐山高新区的发展也是百尺竿头——到2027 年,乐山高新区直管区园区将新增产能规模500 亿元以上,园区产业营收将突破1000 亿元。

发展源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园区电子信息半导体、输配电装备制造、医疗设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向技改扩能要增量。重点推进希尔电子、嘉洋科技、一拉得、吉晟生物等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发展源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及配套等中下游产业,聚集一批重大项目、头部企业,向优势企业要增量。重点在晶硅光伏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上发力,支持福建钜能、尚纬股份等大企业的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西南制造基地、新一代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

发展源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抓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风口,布局新型储能新赛道产业,向招大引强要增量。以伟力得、航达电子为主体,瞄准万亿市场、打造千亿产业、培育百亿企业,招引配套企业补齐储能产业上下游链条,高标准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园,打造先进制造业增长极。

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根植于制造业实体。目前,乐山高新区直管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41 家、各类创新平台67 个,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基础和承载。乐山高新区将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园区。

打造“硅谷”创新基地。实施“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突破、孵化生态赋能、火炬统计追赶”提升行动,推动创新型企业倍增,建强硅研院、国家技术转移分中心等创新平台。

打造绿色新型工业园区。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积极申报创建碳达峰试点园区,积极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拓展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强化绿色企业创建、绿色建筑建设、绿色产品设计、绿色供应链搭建,鲜明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和“边框”。

打造全市数字经济高地。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拓展数字经济示范园、宝德大数据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承载空间,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加快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全覆盖,大力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

以高品质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软实力。乐山高新区在服务上常态化开展“三转三促三进”活动,开放合作上推行并兑现“三招三引”政策,着力拓展“朋友圈”,提升“磁吸度”。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推行“拿地即开工”行政审批模式,提供“开工一件事”集成服务。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努力让营商“软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拓展区域协同合作。积极参与共建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强与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重庆高新区等的战略合作,打造伙伴园区和创新共同体。积极争取更多事项在高新区先行先试、放权赋能,推动“ 一区多园”与创新驱动联盟深度融合。

深化产业项目招商。固化“项目为王”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打好制造业招商引资大会战。重点围绕晶硅光伏产业链,积极对接招引一批中下游重点企业,补齐高精尖分支产业薄弱环节,夯实工业经济增长点。

以全要素保障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乐山高新区依托PPP 项目大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城市功能配套逐步完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完善设施配套。聚焦高质量生产、高品质生活、高水平生态,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三生三融”的园区发展新格局。优化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亩均论英雄”,开展“标准地”“弹性供地”改革,拓展产业承载的物理空间。进一步完善提升园区道路、管网、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健全教育、医养、文化等配套功能。

加强资金保障。全力支持国有平台公司做强做优,支持高新投集团争创AA+,支持高发展集团在顺利通过AA 评级基础上持续做大,形成“一区双带”发展格局。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基金设立、金融产品开发,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向上争取基金跟投、政策倾斜、紧缺要素等支持,做大政府性基金规模,发挥好专项债券资金质效。

夯实人才支撑。实施“产业菁英”培育、“领军人才”提升、“技术骨干”成长系统工程,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家,建好高新人才库。持续深化校政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引培表彰体系,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科技人才“第一要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