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兵 养鱼带富一方人 走出乡村振兴新“稻”路 成交公示 遗失声明 葡萄种植与管理
  第03版:乡村振兴·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金口河区
走出乡村振兴新“稻”路

走出乡村振兴新“稻”路(图1)

水稻长势喜人 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本报讯(黎艳 吴竞楠 记者 祝贺)眼下,走在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新河村的田间地头,田间一片绿意盎然,水稻长势喜人。

金口河区位于小凉山腹地,山地面积占比99%。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新河村六组成了全区唯一的水稻种植基地。以前,这片约50 亩的水稻田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技术也不成熟,产生的收益较低,种植效果一直不理想。

为了提升水稻种植生产质效,今年年初,新河村“两委”牵头联合金穗公司,流转村民土地,打造高标准农田,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宜香725 系列水稻,同时聘请当地村民种植,让水稻种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通过这一模式不仅让这里的水稻种植得到了专业管理,也让当地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新河村六组紧挨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景区,站在观景台便可将峡谷风光一览无余。为了利用家门口的好风景满足游客的“诗和远方”,近年来,金口河区委、区政府立足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乡村地域特色,把山水田园风光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推进“旅游+”模式,融合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打造集农文旅多功能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

“为了提高全村农业种植项目产收,提高我们当地的旅游业态,我们会定期对当地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农业技术素养。”乐山市金穗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罗旭阳告诉记者,为了配合打好农旅综合体这张牌,公司将立足当地水稻产业发展,持续擦亮当地稻田文化,以地为纸,以稻为笔,绘就农旅融合新蓝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