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沐川草龙 文创拓展“新生” 谭大鹏:金殿辉煌耀峨眉 “博物馆+”关键要有互动创意
  第01版:三江周末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博物馆+”关键要有互动创意

田闻之

“博物馆+剧本杀”,会碰撞出什么火花?近来,洛阳古墓博物馆大火了一把。据悉,其组织策划的实景互动解谜游戏《忘川遗书》,依托古墓元素和历史背景设定多条故事线,让观众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观览,圈粉无数。无独有偶,此前国家典籍博物馆打造的“故纸修复师·碎丹青”,引导游客以修复工作者的视角切入,通过解谜方式品读古籍修复故事,让人直呼“玩不够,根本玩不够”。

曾几何时,博物馆的人设多为“高冷范”。它们或浓缩厚重的历史,或荟萃行业的精华,莫不是知识富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人流不旺,固然有文化门槛的因素,但更多则在于不会互动,自缚手脚。展品摆放整整齐齐,典藏丰富多样,但观众要么只能走马观花,要么硬着头皮读说明,逛一圈下来,枯燥又疲惫。久而久之,除非文博爱好者,其余人等便不自觉地“且行且离”、渐行渐远了。如此一来,于大众文化休闲方式而言,是一次遗憾的减法,对文博资源来说,也是极大的闲置和浪费。

如今,博物馆纷纷祭出“新玩法”,无疑是有益尝试。纵观那些人气场馆,大开脑洞的创意、科技感十足的呈现、沉浸交互式的推演,其核心突破也正在于“ 互动”。不再停留于“我展你看”的单向输出,而致力打造“ 你来我往”的双向对话。可能是一封信件,可能是一个谜面,借由一个个游戏道具、一段段新奇剧情、一次次逻辑推理,就能让人们一步步走进历史深处,走到文物身边,融入多元场景。此刻,典籍不再是几本厚厚的册子,文物不再是静默不语的摆件,“ 穿越时空的连接”,直观而生动地赋予人们逛馆新体验,也让博物馆焕发勃勃生机。

博物馆诞生,源于维护人类共同记忆之需。作为文化载体,它充当着历史的发言人,其实也是时代的讲述者。将珍贵记忆传承下去,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孤芳自赏,必须更好进入人的心灵。或借助于时兴休闲场景,比如创作“剧本杀”、编辑网络短视频、开启电视直播等形态,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或引入最新科技支持,比如数字化文物保护、3D 数字文物呈现、人工智能讲解等,目的就是构建历史与现实的联结,让二者碰撞出情感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每一座博物馆都将营造它的文明诗意。

今天,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6000 多家。让民众获得知识的增长、心灵的滋养,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也值得更丰富的打开方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