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14 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对2022 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和先进单位等的表扬通报,乐山获评“2022 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
这份荣誉,无疑是乡村振兴“乐山答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组数据让这张答卷分量十足:2022 年,全市粮食生产再次突破120 万吨;生猪出栏275.8 万头、增长4.7%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居全省第4 位、比上年提升11 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居全省第6 位、比上年提升8 位、创16 年来最好位次;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6 年的2.24 下降至2.08。
高位推动
确保工作重心放在“三农”
如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我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委工作重中之重,牢牢守住“三农”基本盘。
全面统筹。市委、市政府早动员部署、早谋篇布局,把中央、省委关于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召开专题会、实地调研指导,班子成员挂联乡村振兴,11 个县(市、区)委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长”,各级抓具体抓关键。
重点攻破。坚持全市一盘棋,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抓牢育土育种育技育人育品牌等着力基点,落地落板稳定粮猪生产等“七个重中之重”,打造峨眉山茶、晚熟柑橘、道地中药材、林竹四大产业集群,其中峨眉山茶面积140 万亩,“竹叶青”高端绿茶销量全国第1、以唯一的中国茶品牌身份入榜《全球十大高端名茶》。
党建引领。落实党建促乡村振兴重大部署,推出小凉山彝区振兴23 条措施,选派1370 名村(社区)第一书记,组织110 家民营企业与农村党支部结对联建,务实开展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十爱·德耀嘉州”、农村摆顺扫干净“五清”行动和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
优先发展确
保有限资源投向“三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紧转第4 版)(紧接第1 版)近期,我市各地农技员、“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正在备耕的农民讲解优质稻品种遴选、育秧、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知识,把技术带到乡村,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市明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不断强化人才保障,重视基层、关爱基层、建强基层、服务群众,提拔重用21 名“三农”干部到县处级岗位,调整充实25 名县处级干部到“三农”战线,轮训“一懂二爱”涉农干部人才1.2 万余人,培养“农村家庭能人”30 余万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此外,全市在资金、土地等资源上向“三农”倾斜。2022 年,我市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振兴占比不低于5%等要求,组建5 亿元乡村振兴发展引导基金,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投资235 亿元、一年超过“十三五”总和。在土地保障上,优先向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倾斜,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预留农业建设用地1187 亩、占比达11.67%。
比学赶超
确保主要精力用于“三农”
2022 年,我市以拉练比成效,通过“现场调研+工作会议”形式,建立“月听汇报、季度分析、半年拉练、全年评比”机制,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发展拉练。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通过看、学、比、评,兑现奖补资金3000 余万元,促进了各地拼搏实干、创先争优,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以项目看担当。生成5 年内现代农业项目973个、总投资1565 亿元,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招商,签约项目40 个、总投资266 亿元。
以实绩交考卷。重科技、重规律、重特色、重融合、重终端见效,守正创新、埋头苦干,打破“盆景”崇拜,探索“农文旅融合”“石缝经济”“海外仓”、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两地仓”等可操作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在“三农”领域生动实践省委“总牵引”“总抓手”“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