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新闻信息需求在不断增加,新闻信息的获取形式和途径也呈多样化特点,这就对记者现场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也需要遵循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规律,对现场报道技巧和方法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新闻现场的选择是影响现场报道质量乃至整个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但部分记者在选择现场时并不严谨,使得新闻现场与报道内容之间缺乏密切的关联性。观众在观看时无法感受到现场的气氛,也就无法准确获取信息。比如报道某个事件,记者将事件发生地附近区域作为报道现场,这就与报道出来的内容所在地有所偏差,甚至会误导观众。另外,记者并不会跟随事件深入去及时切换镜头,而是用一个或两个镜头来报道完整个事件,如此观众就无法及时更换场景信息,从而就降低了新闻观看的兴趣。
现场报道虽然有记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也是需要严肃、真实、客观的,但部分记者在现场报道过程中自我表现性太过明显,对现场的深入且理性分析程度不足,甚至会夹杂一些个人情绪,不仅会误导观众,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受众的反感。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共享性非常强,新闻事件会第一时间在各大网络平台传播,因此记者要及时对现场情况做出真实的报道并正确引导观众,让观众了解事件真实情况。
记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这是身为记者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在进行现场报道时需要先做好现场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平复好自己的内心情绪。到达现场之后也要尽快利用有限的时间再去梳理收集到的信息,并结合现场的情况补充加入一些新的资料信息,让自己准备越充分越好。有效地情绪准备能够使记者快速进入角色,与现场的氛围相融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情绪上的错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或者突发情况,记者都要面色从容、沉着稳重,不要过度紧张,只有稳定的情绪才能保证记者报道时客观理性、吐字清晰。
新媒体时代,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电视媒体也会在新闻报道中融入新媒体技术,让报道形式更加优化、完善。比如当前观众最享受的一种模式就是直播模式,新闻报道中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直播模式,以此来吸引观众。而记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报道技巧和方法。一方面,记者面对直播要全面调动感官、感知现场,要随着报道的深入,在恰当的时机加入对自己感官上的描述,用自己的听、看、触碰来解读和传递摄像机镜头无法表达的信息。
综上所述,记者现场报道技巧与方法的掌握与优化对于提高报道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记者作为现场报道第一人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之外,还要针对新媒体时代特征和新媒体技术进行不断学习,从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高质量的现场报道。
(作者系乐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