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的回响——乐山镌刻十八军“进军西藏出发地”侧记 丁佑君烈士纪念馆改陈开馆 在轰炸中来去 ——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上)
  第01版:三江周末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
丁佑君烈士纪念馆改陈开馆

本报讯(记者 张清)日前,五通桥区丁佑君烈士纪念馆在完成提质改造后,重新恢复对外开放,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社会各界人士前往参观学习。

丁佑君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战士,她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宁死不屈,年仅19 岁便英勇就义,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理想的崇高和革命的坚贞。丁佑君烈士纪念馆坐落于五通桥区菩提山上。该馆于1985 年建成,是全国首座丁佑君烈士专题型纪念馆,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2023 年,五通桥区投入900 余万元对其进行提质改造,通过优化观展路线、美化基础设施、重新展陈布展等,让纪念馆的整体形象和接待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此次重新布局后的展陈,以“党和人民的好女儿”为主题,精心规划了序厅、主厅、历程厅和放映厅,主厅包括“ 故土”“ 启蒙”“ 成长”“ 磨炼”“壮举”“缅怀”六个展陈单元。整个展览以时间脉络为叙事主线,综合运用实物展示、图片呈现、影像播放等多种形式,并结合场景复原、声光电等现代展陈技术,生动再现了丁佑君烈士短暂却壮烈的一生,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烈士的崇高精神。

在五通桥区丁佑君烈士纪念馆改陈开馆仪式上,五通桥区委负责人表示,此次对丁佑君烈士纪念馆进行改陈升级,不仅是对烈士的深切缅怀,更是为了让更多人走进丁佑君的故事,感悟她的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五通桥区将以此次改陈开馆为契机,充分发挥纪念馆的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党性锤炼,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群众心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在各自岗位上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陈德全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