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 成功“拆弹” 李杰 心系患儿苦练“绣花功” 曹忠 激发中医药新活力 为群众健康加“骨”劲
  第04版:健康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曹忠 激发中医药新活力 为群众健康加“骨”劲
记者:戴余乐

走进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曹忠的办公室,会看到书柜、桌子上有许多关于中西医结合骨伤诊疗相关的书籍。谈话间,他表达的观点专业严谨又不失温度,让人感受到他丰富的医学知识储备以及内心对中医学由衷的热爱。

从医 30 多年,曹忠始终保持医者初心,以信念扎根事业,以责任守护患者,用勤勉描绘出医院中西医骨伤科的发展轨迹。

始终如一 守护百姓骨健康

周一上午不到 8 点钟,走进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可以看到,曹忠已经在专家门诊坐诊,为患者查体、看片、开药,进行传统中医治疗。

记者了解到,曹忠的门诊时间是星期一、星期二全天,有时忙起来,下午五六点钟都还在看病人。他说,病人中有一部分是从外地赶来,交通、生活都不太方便,加上病人身体不好,如果能尽量减少病人等待的时间,减轻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他宁可自己多加一点班。

门诊、手术、科研、教学……曹忠每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也因此,其他医生常戏称他是工作狂。

“我见证了科室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深知成绩的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加倍努力,用实际行动推动学科发展,用真情实感救治病患。”这是曹忠始终如一的工作准则。

从无到有 中西医结合 骨科扬帆起航

1992 年大学毕业,曹忠正式走上临床,成为市中医医院一名医生。

“那时候医院还没有专门的骨科,都在大外科。”回忆初来医院时,曹忠记忆犹新:起初整个骨科专业医生只有3名,开展的项目主要为传统中医治疗和常规骨伤外科手术。

为满足地区患者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2003 年 6 月,骨伤科独立成科。如何带动医院骨科快速发展,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结合的发展创新之路,成了曹忠反复思考、探索的“功课”。

外出进修学习,阅读医学文献,查阅大量疑难病例资料,提升自身医疗水平。2003 年,在曹忠带领下,骨伤科先后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术、脊柱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等技术。对于科室发展而言,这些手术的成功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至此,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正式走上中西医结合快速发展道路,先后建成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与时俱进 特色诊疗 为健康加“骨”劲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病人结构的变化,曹忠带领团队在夯实各种创伤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及开放性骨折处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老年骨病的防治,构建了老年骨病治疗、康复、预防管理体系,为健康加“骨”劲。

2020年2月,八十多岁高龄的左婆婆在家中不慎摔伤,致胸12椎体爆裂骨折。因伤势严重,导致左婆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求进一步治疗,左婆婆来到了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曹忠和团队为左婆婆详细检查后发现,老人长期体弱多病,无法承受在全身麻醉下行常规脊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若进行保守治疗,不仅骨折愈合不佳,且卧床的时间较长,发生卧床并发症的几率极大,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反复分析考虑后,曹忠决定结合当前脊柱的微创理念,为老人行“胸12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整个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历时不到 30 分钟,出血只有约 2ml。术后当天,老人自觉腰部疼痛基本消失,术后第二天便开始了下地行走活动,基本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脊柱微创手术的开展彻底解决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病痛,在最短的时间让患者站起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与此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了住院的周转率。”曹忠介绍,近年来,科室紧跟现代骨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可开展椎体肿瘤摘除术、马尾肿瘤摘除术、脊柱结核开胸病灶清除术、脊椎结核合并截瘫侧前方病灶清除减压术、巨大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全关节置换术等四级手术和脊柱骨折减压内固定等所有三级手术。同时,科室拥有专业的康复理疗团队和专科护理队伍,可开展丰富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和指导术后功能康复,保障了骨伤骨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需要。

精湛的医术,暖心的服务,让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得到了患者一致好评。科室近年来收到的锦旗数不胜数,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暖人的故事。

“患者的谢意和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情义,也是支持我们一路前行最大的动力。每一次艰难的挑战,每一次新的突破,给予我最大支持的就是患者的信任,这份信任,足以让我全力以赴。”曹忠说。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

如今,曹忠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在他带领下,科室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克服技术难题,以一系列新的骨科技术,为辖区骨科患者带去康复福音。“接下来,科室将继续发挥中西医优势,注重精细化发展,让地区骨伤骨病患者就近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