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复剪纸的“守” 与“ 新” 李国华:峨眉山居诗意浓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可亲可感
  第01版:第一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李国华:峨眉山居诗意浓

■ 郭明兴

李国华(1923——2014),广东南海人,著名岭南画派山水画家。 1936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中国画系,受教于黎雄才、叶永青、苏卧农、黄少强等岭南诸家。1982 年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国华早期作品受岭南画派大师影响甚深,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他汲取众家之长,坚持以写生带动创作的理念,将传统笔墨与自然实景相结合,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再现自然景观,作品有一种苍茫浑厚的历史感,于朦胧中透出耐人寻味的神秘意境。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李国华入川游历峨眉山,在沿途采风写生中,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先后创作《峨眉道上》《峨眉虎溪桥》《峨眉山伏虎寺》《洪椿晓雨》《银杏茶寮》《峨眉金顶》等画作。作品以水墨画为主,运用三远式构图,采取强烈虚实对比、干湿互叠技法,在笔力雄健的黑白空间里,把仙山的峭奇险峻与烟岚逸动表现得一目了然。

一幅创作于 1996 年的《银杏茶寮》,画面是峨眉山路边的古银杏树。他真实地勾画出古树的外貌,在有笔有墨的构成中,潇洒自如地施展着干皴湿染的技法,描绘出银杏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形态。在写生创作时,李国华也特别注意周围环境,不远处的路边茶摊,时有游人停留,他将这个动态景致作为画面背景,恰好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李国华写生峨眉山,留有创作谈:“在《银杏茶寮》这幅画中,古银杏和当地的茶寮给过往行人一种宁静的休息环境,所以也作为我入画的题材。我爱峨眉山居的宁静,我爱山间朦胧如烟的景色。”

长期写生实践,形成了李国华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站在传统山水文化的高度,用精湛的笔墨,忠实地再现自然,描绘出一幅幅静美的山水画。

李国华:峨眉山居诗意浓(图1)

李国华《银杏茶寮资料图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