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强人 五通桥区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创作 郭沫若挽爱国人士 牛年说“牛”
  第04版:第四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1985年01月1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郭沫若挽爱国人士
  作者:禾女

在郭沫若一生题写的众多对联中,有不少是哀挽爱国人士的。副副情深意切,真挚感人,寄寓了他的沉痛心情。

著名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1944年逝世时,重庆各界召开追悼大会,郭老为主祭人之一。他奉献了一联:“瀛谈百代传邹子,信史千秋哭贾生。”把邹比作西汉杰出政论家贾谊,称之为百代少有的人,由衷地表达了崇敬哀悼。

1944年冬,日冠进犯湘桂时,著名漫画家沈振黄负责疏散撤退工作,将一批批文化人撤到安全地带。直到日军逼近,他才乘最后一辆车离去。途中一难民老妇要求上车,他主动让座,自己爬上车顶,不幸在拐弯时被摔出车厢而亡。在重庆举行的追悼会上,郭沫若送了一联:“民主前途,欲明还暗;我兄高义,虽死犹生。”上联概括了当时国统区的形势特点,下联盛赞了沈振黄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1945年11月,郭沫若在陪都各界于江苏同乡会址为范旭东举行的追悼会上说:范先生的事业,目的在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并以此为挽联:“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天不能灭,地不能埋,世不能语。”表达了沉痛的哀悼。

“百岁老人,永头百花齐放;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这是1.957年9月郭老挽著名国画家齐白石的对联。它高度赞扬了齐老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的巨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