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焚化垃圾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警民结合治理环境 图片新闻 新村剧场经过整顿面貌初步改观 关庙筹集资金整修街面 市机砖厂抓好职工业余文体活动 动『真格的』启示 乘车看到和想到的 环卫史话
  第07版:第七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1985年01月2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牛华焚化垃圾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五通桥牛华镇市场繁荣,人口增加,垃圾量由解放初期的6~7吨,上升到现在的12吨,人平0.7公斤。这些垃圾,过去都是拉出场镇倒在河边路旁,有的还就地堆在街头巷尾。臭气熏人,蚊蝇成群,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群众意见很大。

1978年1月,该镇利用7分空地,卫生、环保、清管部门干部职工会同街镇积极参加义务劳动,5月份就修成4.5立方米的垃圾焚化炉1座;40平方米的操作平房一栋;简易筛选货棚1处。整个工程只花5,000元。

焚化炉投产后,采用岗位包干办法,设置8人,分别担任筛选分类,上料出灰、过秤勾火等工作。今年共计处理垃圾15512.5吨。经过焚化处理的垃圾不仅带菌少,而且体积小,重量小。据测算:每吨原始垃圾体积为5立方,焚化后只有1.395方,缩小了3.5倍,重量减少6.9倍。焚化后垃圾灰肥和堆肥很受农民欢迎,五通柑子公社多宝大队果园反映:施用垃圾肥,果树长势好成林快,挂果多。

牛华焚化处理垃圾的办法,受到省地市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已向全省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本报通讯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