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绘制乐山靓丽风景线 市中区荔枝弯村: “柚”惑来袭 白沙柚上市 拼出新气象 冲刺“开门红” 垃圾分类亭“上岗”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峨眉山市: 爱心姜茶温暖户外工作者
  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垃圾分类亭“上岗”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李旭东 记者 吴薇

2024 年,犍为县玉屏镇整合资金10万元,增设垃圾分类亭20 座,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实现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向“新日常”转变。

“以前扔垃圾总是随便一丢。”近日,玉屏镇玉屏村一组村民周苹说,现在有了垃圾分类亭,亭内分别摆放着蓝、绿、红、黑四色垃圾箱,上面清晰地标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字样和相应的图标,大家只需根据图标指示,就能轻松识别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做到准确投放。

玉屏村党支部书记唐洪说:“垃圾分类亭的修建不仅提升了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水平,也进一步增强了村民们的环保意识。现在,大家基本能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这也为我们的和美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目前,玉屏镇共有垃圾亭155 个、垃圾池235 口,投放垃圾分类桶700 余个。为确保垃圾分类亭的有效使用和监管,各村负责对本村的垃圾分类亭进行日常监管,定期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引导,确保大家能够正确投放垃圾。同时,保洁员定期对垃圾分类亭进行消杀除臭工作,确保亭体和垃圾桶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无臭味。

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外,玉屏镇还非常注重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和提升,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宣传活动,多形式向村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让这件“关键小事”真正走进群众心中,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如今,玉屏镇垃圾分类的推行,不仅帮助村民们改变了生活习惯、改善了生活环境,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文明素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陈德全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