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房陈氏民居 遗落乡间的明珠 文保档案 以古人之笔墨,写峨眉之积雪 以消费为轴心 推动老字号焕新升级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8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塘房陈氏民居 遗落乡间的明珠

记者 赵径文 图

冬日清晨的峨眉,阳光还未穿透厚厚的云层。

在 峨 眉 山 市 双 福镇 塘 房 村 ,一 座 青 瓦灰 砖 、造 型 独 特 的 圆顶 式 建 筑 ,在 乡 村 民 居中 显 得 尤 为 突 出 。 沿 塘房 村 委 会 对 面 一 条 小 路 径直 走 不 到 50 米 ,便 看 到 一个 大 铁 门 虚 掩 着 ,轻 轻 推动,发出的吱呀声惊醒了正在 熟 睡 的 小 白 狗 。 几 声 犬吠中,乌青色天空笼罩下的民居显得格外清寂。

塘房陈氏民居 遗落乡间的明珠(图1)

独特的圆顶式建筑

塘房陈氏民居 遗落乡间的明珠(图2)

民居二楼长廊

塘房陈氏民居 遗落乡间的明珠(图3)

俯瞰民居 峨眉山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推开铁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木制结构平房,几乎遮挡了一半的塘房陈氏民居。平房前的一棵银杏树洒了满地落叶,落叶堆里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塘房陈氏民居”等字样。顺着落叶铺垫的小路往上走,只见院坝中间有一个破损的小水池,周围一块块圈出来的地里种着各类蔬菜。

侧面院坝栽种的盆栽花卉,二楼晾挂的衣物,给这里增添了几丝生活气息。

这座方正恢弘的民居,虽有百年,但仍保存较为完整。“洋房外形呈方形,三重檐八角攒尖顶,周围饰西洋扶栏,中间高四周低。洋楼内设计有电梯亭,可用绞车向上搬运物品,每个房间有欧式百叶窗,通风良好。楼下有宽大的饭厅和西式厨房。”峨眉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共五层,通高19.7米。”

走进陈氏民居一楼,昏暗的过道看不清四周的环境,只见紧闭着的房间木门。一楼中间是狭窄的木板楼梯,顺着咯吱作响的楼梯上二楼。寻着光亮来到二楼走廊,拱形窗户及做工精致的护栏纹样,显示出民居原有的气派,让人仿佛置身百年前的岁月。

据了解,民居一至三层面阔五间 16.25 米,进深五间 16.48 米,第四层被屋顶覆盖,属隐蔽层,第五层为顶层。屋顶建重檐攒尖八角亭,该顶亭高5米,共用 8 根亭柱。亭下楼顶为斜面坡式,四面坡顶共设 8 个采光通风孔,东西两侧还设瞭望台 2 个。一至三楼外缘四周为通走廊,廊宽 1.9 米,一层廊道外沿无栏杆。每层有通道和厕所,楼房中部竖 4 根实心砖柱,踏道绕柱可盘旋至楼顶,楼房室内有壁炉 8个。

该楼所用青砖系专门设计烧制,楼房保存基本完整。塘房陈氏民居是乐山地区少见的西式风格民居建筑,是研究地方建筑文化多元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