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渔唱  古刹探幽 学费全免 “嘉阳河”川剧委培班开始招生 国际博物馆协会 聚焦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
  第02版:第二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1日 星期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清溪渔唱 古刹探幽

■向传君

清溪古镇,位于犍为县城西南的马边河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知名古镇,同时也是“犍为八景”之一“清溪渔唱”的所在地。徜徉于老旧的街道,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充满了岁月沧桑之感。古镇对岸,曾有一座蜀中名刹真觉寺,是犍为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有名气的寺庙。清代以来,多少诗人游览清溪,古镇的风韵,古刹的景观,尽在诗篇之中。

清 溪 渔 唱

清溪古镇依水而建,坐落于马边河畔,人们又称之为“清水溪”。这是因为马边河有“清水溪”的别称,清溪镇因河而名。唐代,诗仙李白乘舟沿岷江而下,在清水溪汇入岷江之处的清溪口(今河口),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千古名句。

进入清代后,因此地阡陌纵横,山水相间,渔业发达,美丽富饶,因而成为犍为八景之一“清溪渔唱”。乾隆年间(1736—1795),犍为本土诗人杨暹作有一首六言绝句《清溪渔唱》,描绘此处的风光。诗云:

苍烟横迷野渡,淡月斜照寒川。

欸乃数声鸥起,柳边桡出渔船。

杨暹,字旭和,号梧冈,原籍四川阆中。其父杨思溥,雍正九年(1731)开始任犍为县教谕,直至乾隆前期。杨暹也是一个奇才,起初是县里的武秀才,后来弃武从文,又能进入郡廪庠。他工于诗文,著有《朗斋古文》《随意吟诗集》。

这首诗歌大意是:苍茫的云烟迷茫着野外的渡口,淡淡的月光斜照着寒冷的溪流,杨柳河岸荡出一只渔船,几声摇橹之声,惊起一滩鸥鹭。

对于清溪渔唱的风光,民国版《犍为县志》卷1《疆土志》记载:“清水溪[即清溪渔唱],县南二十里,溪深鱼肥,渔子泛宅浮家,生计托焉。当渡口夕阳,讴互答,有傲世之乐,无催租之忧,良可羡也。”夕阳西下的清溪渡,渔舟纷纷归航,水面歌声四起,俨然一幅川南水乡渔舟唱晚的景象。

嘉庆年间(1796—1820),王梦庚到犍为任知县,他听闻北宋名儒邵伯温曾经隐居于犍为,在清水溪有其故址,于是来此寻访。一路上美景相随,心情舒畅,于是,他不禁吟出一首

《清水溪访邵子文先生小安乐窝故址》。

晓问清溪渡,溪光到底清。

来寻邵子宅,想见卜居情。

石古阴常润,松高顶渐平。

行窝随处好,莫怅杜鹃声。

邵伯温(1055—1134),字子文,原是河南洛阳人,举家入蜀后,先居犍为子云山,后筑庐于翠屏山麓,又沿用洛阳住宅旧名,将居所取名为“安乐窝”。由王梦庚的这首诗歌看来,清溪似乎也有邵氏遗迹。

王梦庚不仅作有诗歌,还在清溪留下了“清溪渔唱”题刻。如今,题刻虽已不复存在,但那昔日的渡口,清澈的溪流,却是景色依然。

1938年,中国近代法学家、社会活动家江庸曾经到清溪游览,并作《雨后过清水溪》。诗云:

雨霁沿溪草色骄,奔腾雄瀑下山腰。

行人见惯浑闲事,一瞥匆匆过石桥。

江庸(1878—1960),字翊云,晚号澹翁,四川璧山人。诗人在雨过天晴之后经过清水溪,沿岸的青草,显得格外翠绿,雄壮的瀑布,从山腰奔腾而下。

除了优美的山水风景,清溪古镇还保留着一条条特色古街。文朝辅进士第、宁廷弼进士第、宁芷邨故居等,众多具有清末民国特色的古建筑,散布于古街之中,让这座古镇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真 觉 古 刹

在清溪古镇的对岸,有一座古老的寺庙——真觉寺。它曾经是犍为规模最大、最有名气的寺庙,享誉蜀中,因此常有文人到此吟风弄月、怀古伤今。

清乾隆年间,犍为文人余续、李元模等人游览真觉寺,在这里吟诗作赋,此唱彼和,并在墙壁上留下了题诗。余续《坐真觉寺静室遣怀》一诗写道:

当年竹马戏山门,此日归林景物存。

不尽云霞笼殿阁,依然钟鼓动朝昏。

余 续 ,字 嗣 徽 ,号 朴 斋 ,乾 隆 二 十 四 年(1759)己卯科举人,后任永川县教谕、成都府教授,又曾任犍为印清书院的山长。这首诗歌为我们呈现了真觉寺的秀丽景色,无尽的云霞笼罩着殿阁,江边暴雨推动着波浪。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仲春,犍为知县徐日晨来到真觉寺,看到余续与李元模题写的唱和诗,次其韵而作,诗云:

山色春光翠拥门,何年真觉寺犹存。

堂森古佛容斑剥,墙卧残碑字黯昏。

莲社几人寻旧侣,苔阶有客破新痕。

风尘却愧羁官职,羡煞闲云饱鹤孙。

几曾玉带镇山门,古刹依然历劫存。

泊岸野帆春涨碧,隔江村市午烟昏。

座斟苦茗同僧话,壁认新诗记墨痕。

我亦偷闲忙里过,乍披云锦想天孙。

徐日晨(1743—1813),江西奉新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恩科举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至嘉庆元年(1796)任犍为知县。

这二首诗歌不仅描绘了周围的山水风光,更展现了真觉寺饱经沧桑的景象。面容斑剥的古佛,墙角倒卧的残碑,表明真觉寺已经逐渐走向颓败。

1945年,正在乐山办复性书院的中国现代国学大师马一浮来到清溪,参观了真觉寺的明代雕塑,并作《真觉寺观明塑》《暂游犍为,遂至清水溪,遵陆返乐山,避上水舟行之困也,归途书所感》二诗。前诗云:

戴逵杨惠今无作,贤圣龙天孰见之?

埏埴从心空尔汝,丹青出手有神奇。

迎门八万灯王坐,瞥地三千海水移。

此日蛮陬犹象教,长怜泥佛少金姿。

马一浮(1883—1967),又名浮,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因为真觉寺名声在外,其塑像造型栩栩如生。马一浮听说之后,在百忙之中仍抽空前来参观。

这首诗歌首联提到的“戴逵”,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雕塑家。“杨惠”是指唐代雕塑家杨惠之,世称为“雕圣”或“塑圣”。诗人提及两位雕塑圣手,旨在赞扬真觉寺塑像艺术的高超,因此在诗中称“丹青出手有神奇”。

清溪古镇历经岁月变迁,如今的真觉寺,仅仅残存了一些遗迹。所幸的是,古镇尚有古街,古街中那些清末民国时期的特色古建筑,还保留着一份古韵。

清溪渔唱  古刹探幽(图1)

马边河畔,清溪古镇 罗长安 摄

清溪渔唱  古刹探幽(图2)

清溪渔唱王林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缩小 放大 默认
版权声明
  《乐山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乐山日报》读者阅读、学习 研究使用,未经乐山日报社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乐山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 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乐山日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乐山日报社主办 乐山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1代号(61-53)
总编辑:王大强 总编室电话:(0833)2494209 新闻热线:(0833)2130000 传真:(0833)2494210
广告热线:(0833)2116999 订报热线:(0833) 2110021 技术合作:(0833)2152269
乐山日报社版权所有 邮编:614000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铁门坎巷33号 主办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乐山日报社
广告许可证:6140004030232 法律顾问: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 (0833)2435729
Copyright © 2012-2024 LESHAN DAILY. 乐山日报社 版权所有